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提高教师自我反思能力,供大家参考。
浅谈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
柳江县五九小学——梁日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把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来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及结果,其研究的原动力来自于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所产生结果的不满意态度,而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及其所产生结果的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反思的过程,它既是构成校本教研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校本教研开始的第一步。中国有句古话云:“我思故我在,我思故我新。”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教学创新的动力。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反思对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学者、教育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并且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反思,他的专业成长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教师通过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和整理,从而促进自己教学观念的转化,提升教学能力。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寻根究底精神,提高教学水平是不可思议的。”可以说能否自我反思是“教书匠”与“教育家”的根本区别,自我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如今,虽然校本教研说不上是新概念,但却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诞生的新事物,在课程改革实验区的许多教师群体中,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只是对一些表面现象泛泛而谈,对问题的本质缺乏深度认识,有些反思或是只注重行为的结果而忽视了其过程本身,或是缺乏理论的支撑……那么,该如何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反思一般可由发现问题、搜集信息与分析、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等四个环节构成,而发现问题是教师反思的起点。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也是解决问题的一把金钥匙。狼孩之所以连人类的基本技能都不具备,是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接触过人类文明。要想给教师一双慧眼金睛,让其在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看出问题、剖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要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武装教师的头脑。
首先,要让全体教师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过去的教育理论提倡: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新课程教育理念认为: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长流水。这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科技知识以核裂变的速度更新换代,任何人都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稍有停息就会遭到时代的抛弃。如今,在我校的一些老教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其意在于突出学习的紧迫性。
其次,作为学校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校领导要重视与加强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培训,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今天,学校领导要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培训是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教研水平的必要基础,是培养知识型、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教师才可能深刻认识自身教学行为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本质;只有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才有理性判断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法的可能;更何况,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念之后,教师才可能从理论的高度,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使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不正是教师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吗?因此,学校应在制度建设及经费上
为教师的理论学习与培训提供有力保障。
其三、建立教师成长的专业引领长效机制,以确保教师定期得到专业人员的辅导与帮助。学校应与教育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举行知识讲座,举办课改知识论坛,或是邀请课改专家到学校听课指导老师的教学工作。只有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教师的理论素质与专业技能才能不断得以更新,才有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思自己,提高自己。“专业研究人员相对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是教学科学研究的先行者,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素养、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熟悉国内外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专业研究人员参与校本教研,使校本教研能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离开了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校本教研就常常会囿于同一水平反复,很难得到理论的提升,从而出现形式化、平庸化的现象。”(摘自《校本教研指导》第36页)教师的反思如果缺少了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也就很难实现突破与提升。
二、借助集体智慧,提高教师搜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意在突出集体智慧的力量。相对来说,教师的自我反思是一个独立完成的思考过程。但是,从辩证唯物观的角度来看,任何事物都不得不可能完全孤立存在,它们之间都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完全可以从集体讨论和交流中实现。如各学校经常开展的学科教学研讨课活动,其一般活动模式为“上课——讨论——再上课”。在听课和讨论的环节中,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自我反思的过程。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发言中听到这样的内容:“如果我是授课者,我会在这个时候采取××的方法”、“听了您这节课(或是‘听了您的发言),我才知道我以前的做法存在着××的问题”……正是在这种讨论和交流中,教师的自
我反思得以延伸——他们在总结别人时,也从不忘记对照自己。学别人长处,找自身不足,也正是在这种讨论、交流的点点滴滴中,教师的武装得到了更新,他们审视与分析自身职业活动的眼光也变得更加犀利。在集体智慧的启发下,教师的判断与决策将更为理性。
三、在反思中总结,在积累中提炼
反思可随时随地发生:为说错了话感到懊悔,为做错的事感到惭愧并想办法弥补;为失败寻找原因,因成功总结经验……对错成败是生活的底色,反思与总结便是在这深厚底色中画下的绚丽一笔。
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反省、思考、探索,并做出理性的选择、判断和整理的一种研究性的过程,其得到的结论就是一种有价值的研究结果。因此,我们提倡教师要养成日常反思的习惯。有句话说得好:“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当形成经常性反思的习惯后,我们将会不断收获的是进步与完善的喜悦。反思的过程是也是教师进行自我积累的过程,在一次次循环反复的反思后,教师自己会积累大量的经过思考、分析后得出的理性认知材料,这些材料不再是单纯的经验,而是在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后,由量变到质变的一次升华,是教师教育教学理论认知水平的一次蜕变和创新。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并进行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理论体系,完成由教书匠到教育家的蜕变。
“假如一个人掌握了思维的的力量,那么他就会加速成功的频率。”威廉·杜拉姆在《思维的革命》一书中指出,这句话预示着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反思的时代。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必将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